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4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13篇 |
工业经济 | 102篇 |
计划管理 | 482篇 |
经济学 | 964篇 |
综合类 | 454篇 |
运输经济 | 17篇 |
旅游经济 | 24篇 |
贸易经济 | 330篇 |
农业经济 | 215篇 |
经济概况 | 4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320篇 |
2012年 | 204篇 |
2011年 | 240篇 |
2010年 | 192篇 |
2009年 | 178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66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32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W.J.J. Rey 《Statistica Neerlandica》1992,46(4):283-297
In the analysis of large tables of M variables on N observations one is interested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 and it is usual to inspect the M(M-1)/2 scatter plots of N points. Clearly, the scatter plot approach relies on visual inspection and is to be preferred in so far as applicable to detect simple relations, namely when M is small. Other approaches are needed for large values of M .
We consider that only the relatively few scatter plots that present a 'structure' are of interest for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and, by 'structure', we mean a domain of specially high local density in the plot. Based on this concept, we propose a method constructed around two steps: the selection of the possibly interesting pairs of variables and the valid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catter plots. The selection of the pairs results from an algorithm based on a binary partitioning tree. The valid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catter plots enables the production of only those where a structure is found the recognition of a structure is derived from a statistic based on the length of the Minimum Spanning Tree constructed on the N points of the candidate scatter plot.
For illustration, we report on a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where the method is routinely applied for exploratory purposes. 相似文献
We consider that only the relatively few scatter plots that present a 'structure' are of interest for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and, by 'structure', we mean a domain of specially high local density in the plot. Based on this concept, we propose a method constructed around two steps: the selection of the possibly interesting pairs of variables and the valid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catter plots. The selection of the pairs results from an algorithm based on a binary partitioning tree. The valid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catter plots enables the production of only those where a structure is found the recognition of a structure is derived from a statistic based on the length of the Minimum Spanning Tree constructed on the N points of the candidate scatter plot.
For illustration, we report on a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where the method is routinely applied for exploratory purposes. 相似文献
32.
国际贸易对我国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06年27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国际贸易的行业间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出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正向的上拉作用,进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负向的下拉作用。但进出口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同,出口贸易对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均有上拉作用,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进口贸易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下拉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上拉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促进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适当控制最终消费品等产品的进口,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3.
The impact of tax reforms on unemployment in a SMOPE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analyzes revenue-neutral tax reforms for a small open economy which is constrained to a balanced current account and whose producers have market power on the world market. We consider origin-based and destination-based commodity taxes as well as taxes on income, the payroll, and on an imported factor of production. Our main findings are the following. First, the strength, and for some parameter constellations, even the sign of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tax reforms varies with the degree of openness of the economy. Second, the indeterminacy of the sign of the employment effect crucially hinges on the presence of an internationally mobile factor. The cent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our results are adjustments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which have repercussions on wage and price setting and therefore on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剖析宝钢武钢企业兼并重组、广州发展集团和珠啤集团整体上市、东航物流混合所有制改革、东浩兰生集团核心资产上市等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典型案例,总结国有资本产业布局优化、规模布局优化、企业布局优化等新时代实践路径及成效。据此,提出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的建议:国有资本布局通过战略性兼并重组,整合产业和集聚资源,发挥规模效应,做大国有资本总量,提高资本回报率,优化国有资本行业布局;通过国有资本证券化、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把国有资本向优势主业板块集中,提高资本的使用效能,推动国有资本向大而优方向的发展,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外部股东促进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变,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功能扩大效用,优化国有企业布局。 相似文献
35.
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经历了由间接补贴到直接补贴发展的过程。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置疑的问题,针对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6.
1979年以来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的过程及作用--兼论中国未来行政区划改革走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频繁,突出表现在城市化地区和“市”建制的设置上,变化的原因多出于经济方面,出于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总的来看,这一时期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全面梳理1979年以来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其起到的作用及其局限;并对中国未来的行政区划走向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革的政策建议。认为:应从上层和基层、宏观和微观、长远和近期诸方面同时推进,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家整体的行政区划改革,在时机成熟时修改宪法、法律,确立符合国情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建设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的行政区划体系和政府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在不与现行法规冲突的情况下,关注小城镇行政区划体制的创新和城市、乡村基层(准)政区即城市社区、乡村社区的建设及居民、村民自治的推进。 相似文献
37.
王根蓓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20(5):80-87
文章利用冰山假说把国内税率、出口退税率以及汇率政策因素纳入存在多个国内与外国企业的相互市场古诺模型,分析了以国内税、出口退税与汇率为核心的策略性贸易政策对出口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优出口销量与国内销售的影响,并且以这种比较静态分析为基础,对各种单一政策与多项政策组合的调整效力进行排序。这些分析得出如下的结论:就单一政策的调整效力而言,出口退税优于国内税收与汇率政策;就政策组合的调整效力而言,出口退税与国内税组合优于国内税与汇率的组合。 相似文献
38.
蔡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3):90-96
在我国特别是在资源型地区,由于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的机制存在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利益机制传导受阻、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使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导致这些地区往往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与产业升级较慢等问题。当前,资源性经济景气下降,诸如山西这样资源型地区的"寒号鸟"们再次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又到了市场倒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抓住我国深入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破除阻碍市场调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多重障碍,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活国企利益机制功能和创新科研机制确立核心技术研发主体等措施,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推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走出"调整-反弹-再调整"的结构调整怪圈。 相似文献
39.
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方法,并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中,对1978—2009年期间中国省际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分布演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动态性看,中国省际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正逐步固化和深化,多俱乐部收敛特征明显、贫困陷阱问题日益突出;从空间动态性看,近邻效应对省际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分布演进存在一定影响,多数省份的工资收入水平向邻区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演进。 相似文献
40.
文章通过在员工效用函数中加入相对剥夺权重函数以体现薪酬差距主观感受对于效用的影响,并建立反映劳资双方目标利益与最优决策的博弈模型,最终形成用以分析薪酬差距对于员工努力和企业绩效影响的整合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可知,相对剥夺感知的存在将通过促进员工努力的方式提高企业产出,这表明因预先宣布薪酬差距所导致的员工相对剥夺感受对薪酬差距激励效果存在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